|
楼主 |
发表于 2009-4-14 18:08:40
|
显示全部楼层
便仓枯枝牡丹由何人种植 据地方志记载,元朝末年,家住便仓的两淮盐运使卞仕震年过半百,生了个男孩,起名元亨.卞元亨长大后,能诗善文,力大过人,空手打死过海边的老虎,被张士诚任为将军.张士诚失败后,元亨回家隐居,在庭院精心培植枯枝牡丹.明太祖朱元璋多次征召,他不愿向明朝称臣,被发配辽左.牡丹园无人培灌,九年没有开花.1403年,卞元亨得到朝廷赦免,回到家中.经过一番经营,到来年春末,园中牡丹重放异彩.卞元亨感慨之极,题诗咏叹:"牡丹本是亲手栽,十度春风九不开.多少繁华零落尽,一枝犹待主人来".
从此,花开花落,世代不绝,枯枝牡丹,誉满江淮.
明代,设盐城县,属淮安府.清初,为江南省一部分.清康熙六年(1667年)属江苏省.清雍正十年(1732年),划盐城和淮安部分地设阜宁县,乾隆三十三年(1768年),建东台县.
"洪武赶散" 明朝初年,由于经过长期战乱,江淮一带,人口锐减.田灶荒芜.为了尽快恢复发展经济,明太祖朱元璋决定移民屯垦,并将淮安府列为屯田的重点地区之一.
洪武初年,一次从苏州,松江,嘉兴,湖城,杭州等地迁徙无田游民四千余户,分散到盐城,淮安屯垦.在此之后,又连续搞了几次大规模的移民.一次迁江南流民14万,到安徽凤阳朱元璋的老家落户;又一次迁苏州,松江二府居民一万多人到盐城安家.这几次大规模移民屯垦的措施,民间称之为"洪武赶散".
移民屯垦加速了盐城一带人口增殖和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.经过二十多年的时间,盐城县居民就增加到8912户,61810口.大片荒芜的平原和滩涂被开垦出来,粮食产量也不断提高.
血汗流过串场河 千百年来,经过串场河运走的白花花的盐流,同串场河的水一样,源源不断.
开挖于宋代的串场河,本是沿海各盐场之间的南北交通河,各成一段,并不全部通联.清代,将串场河从便仓疏浚到盐城,称为南串场河;又由盐城疏浚到阜宁,称北串场河,以后又经过几次疏浚,把中十场和北五场连结起来,总称串场河.
患场河两岸的盐民长期受着官府和盐商的双重剥削.明,清两代,不但有盐官收税,而且还有盐商垄断市场,从中牟取暴利.盐民们在沉重剥削下,过着艰辛苦难的生活.男女老幼身处滨海盐卤之地,终年顶风冒日,出入于尘土草灰之中,破衣百衲(nà),满面熏黑.冬天没有棉衣,用茅草遮身,以挡严寒,夏天没有帷帐,用污泥涂身,以防蚊叮虫咬.喝的是盐蒿叶子煮成的汤,吃的是盐蒿种籽炕成的饼.诗人吴嘉纪的一首诗说道:"小舍煎盐火焰举,卤水沸腾烟莽莽.斯人身体亦犹人,何异鸡鹬(wù)釜中煮!"
又一首诗说:"白头灶户低草房,六月煎盐烈火傍.走出门前炎日里,偷闲一刻是乘凉."
淮剧的产生 淮剧原称江淮戏,发源于淮阴市和盐城市的农村.明清时期,这一带连年发生水旱灾害,劳动人民只得四出逃荒,沿门乞讨.为了求得社会的同情,便用说唱申诉自己的苦难.时间一长,逐渐形成一种七个或十个字一句成韵的民间小调.
十五世纪末叶,这一带农村的庙会上,有一种称做"僮子"的民间艺人,用民间小调演唱一些以神话或民间故事为内容的简单戏文,用锣鼓伴唱,称为"香火戏".到十九世纪中叶,又发展成为具有初步戏剧形成的"门板戏".门板戏的唱腔悲壮,主要是"秧歌调","下河调".演出条件十分简单,演员只有六七人,化妆用红纸浸水当胭脂;道具是用门闩作宝剑,杨柳枝作马鞭,玉米须作胡须.贫苦的艺人们撑一条小船串乡赶集,生活飘泊不定,被称为"戏花子."
除了原来的香火戏外,门板戏还不断从徽剧,京剧等其它剧种中吸收唱腔,伴奏,服装和剧目等营养,发展成为"江北小戏".从此,"淮剧"开始在江淮大地上成长起来.
文化名镇白驹场 明清时期,许多文学大家与白驹场有密切的联系,他们创作出一批文学名著,从而使白驹成为一代文化名镇.
据部分学者的研究,元末明初小说家施耐庵于1367年带着妻子儿女和学生罗贯中隐居白驹场.当时,他的住地西面有一片占地十多亩的芦苇荡,盛产鱼虾.每到秋冬季节,野鸡成群飞来.荡中有一个高高露出水平的土墩子.施耐庵把它比作"水泊梁山",常和罗贯中一起,坐上小船,飘荡在水面上,专心创作长篇小说《水浒》.
在施耐庵的精心指导下,罗贯中以《三国志》为素材,加上评话和戏曲中的轶闻趣事,创作长篇历史小说《三国演义》.施耐庵因《水浒》触犯了朱元璋而被抓进天牢,后又染病去世.罗贯中在白驹附近安葬了他的遗体后,一面整理《水浒》存稿,一面继续创作《三国演义》.罗贯中在白驹时,了解到不少关于东汉时盐城名人陈琳和活动在盐城的孙坚,华佗等人的民间传说,都一一写进了小说中. |
|